高效能5G手机原来也能如此超薄?中杯旗舰级motoS30Pro深度点评2022-08-1115:36:燕山派

原副标题:高效能5G手机原本也能这般超薄?中杯旗舰级moto S30 Pro深度点评

4G黄金时代,追求性能的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也在向超薄科技化,但是到了5G黄金时代,手机却两个比两个厚,甚至被人聊著手机重返一万一千机(250g)黄金时代,享受5G网络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要承担责任的。难道5G手机特别高效能5G手机真的就不能做超薄吗?以前或许真不能,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那时他们评定的moto S30 Pro就是一款高效能与超薄比拟的崭新机种,骁龙888+芯片、4400mAh电池,还有5000万画素OIS三摄,竟然努力做到了7.68mm超薄,高效能5G手机终于努力做到了8mm以内,堪称中杯旗舰级标杆。NDS宝

那么崭新moto S30 Pro是怎么努力做到这么超薄的?整体表现究竟如何?一段时间体验后,那时咱们详细谈谈。

看外观:超薄机翼增添的不只是触感与超薄

他们试验的是moto S30 Pro 福寿弯果皮版,打开包装,看见手机第一眼,延庆派体会到的其实是高阶。福寿蓝的素皮插口层次感非常细腻,那种觉得以往只在高端机种中能体会的到。NDS宝

云主机、VPS、NDS宝、游戏服务器上永恒云

来几张Shahdol他们能体会下,烫压moto LOGO、保有梯形纹理的moto标,再配合层次感十足的素皮后壳,在增添听觉上的高阶感与此同时,还增添了纤细且富有弹性的无与伦比层次感。

这一点有必要多说一句,在他们试验过的众多素皮后壳机种中,moto S30 Pro是最纤细的两个,也是真正在层次感上最接近真皮材质的两个。

把手机从外包装取出后,他们便能直观体会到moto S30 Pro的无与伦比超薄,素皮版宽度是7.68mm,重量仅为167g,选用玻璃插口结构设计的清风黑色调款宽度更是只有7.45mm。他们给点评的这台福寿弯果皮版侧面拍了张Shahdol,他们能看看,同样平面置放的蜂蜜竟然比moto S30 Pro还要高出不少,再加之其后壳边缘保有53°微球面,就让大容量更显得薄了,也让手机的听觉、抓握触感、听觉柔软度、美观度及防自爆等方面保有更为出色的综合表现,真有一种手机重返超薄黄金时代的觉得。NDS宝

再瞧瞧顶部,除了静音mic外,还有THX声效标识,即使在这么薄的机翼之下,moto S30 Pro仍然选用了双立体音箱结构设计,并且支持THX声效,再加之moto AIUL30K73Vt技术和语音通话自适应阻抗技术,无论是外调,还是拾音,moto S30 Pro在竞品机种里都有明显优势。另外,通过这里他们还能看见,moto S30 Pro选用了合金可折叠结构设计,合金遇上素皮,大容量高阶感被进一步提升。NDS宝

杀青,翻看正面,再次华丽。moto S30 Pro不仅配备了选用集成A43EI235E人脸识别的6.55英寸数千万色144Hz高刷OLED球面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400*1080 FHD+,48/60/90/120/144 Hz能智能自适应可见度并保有1500Hz的瞬时bit和360Hz真实触摸屏报点率,特别这块屏幕还支持4096级调光、DCI-P3 广色域、全程DC调光并通过了SGS EX护眼认证/低拖影认证,能够为他们增添足够准确自然的屏幕色彩呈现和更出色的护眼效果。而且值得一提的是,moto S30 Pro左右合金边框被收窄至仅1.8mm,与此同时大容量宽度也被控制在72mm以内,再加之53°全对称微曲结构设计,不仅屏占比更高,而且在保证足够出色的屏幕观感的与此同时也增添了极佳的单手抓握体验。NDS宝

侧面再瞧瞧,moto S30 Pro边缘的53°微球面,极为柔和,并且让屏幕显示更具层次感。NDS宝

有一说一,但从听觉和层次感上来讲,moto S30 Pro福寿蓝色款会让你以为其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机种,超薄机翼,全对称微球面结构设计,还有素皮材质的应用,颜值和触感都没得挑,作为一款5G手机,装在兜里拿在手里都毫无压力。NDS宝

测性能:超薄机种原本也这般能打

在见惯了一万一千机之后,看见5G手机里出来这么两个7mm、160g的超薄异类,说实话我也曾担心超薄结构设计会增添性能的妥协。但是实际试验之后,我却被打脸了。

首先,moto S30 Pro不仅搭载了骁龙888+芯片,并且还选用了Turbo LPDDR5+Turbo UFS3.1存储组合,再加之8+128GB/12+256GB/12+512GB三种配置,以及额外保有的3GB虚拟内存拓展,可实现等效11GB /15GB运存体验,作为中杯旗舰级,硬件堆得足够猛,安兔兔跑分轻松80W+。NDS宝

当然,他们也进行了实际游戏试验。一局《王者荣耀》下来,即使在5V5后期乱战冲水晶阶段,moto S30 Pro的帧率依然十分平顺,平均帧率达到了89.4FPS。NDS宝

整体表现,不管是游戏画面,还是操作跟触感,都很赞,轻轻松松拿个MVP+金牌射手。另外还有一点让延庆派感到惊讶,那就是连续几局游戏测下来,moto S30 Pro的机翼竟然没有明显发热,要知道这可是一款宽度仅为7.68mm的超薄5G手机啊。细究之下发现,原本moto S30 Pro选用了11维大循环立体散热,保有11+1合金可折叠+N导热凝胶、超大面积VC均热板、9路智能热感传感器,保有超大总散热面积,有了这些硬核散热,性能自然够强够稳。NDS宝

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moto S30 Pro搭载了崭新myui 4.0系统,引入直觉交互的结构设计理念,让听觉、商务、影像迎来全方位升级,增添更流畅自然的系统体验和实用易用的功能体验。听觉层面,myui 4.0整体色调更加轻盈多彩,在系统&界面外观个性化、定制化方面也给予了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功能层面,myui 4.0针对ready for、智能出行、隐私保护等商务功能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功能的场景化属性。与此同时,对于手机拍照界面等交互细节也加入了更多升级,步骤进一步简化,让操作不再受其他因素影响。后续myui 4.0开启升级之后,在用moto手机的朋友一定要尽快升级,确实好用。NDS宝

可能有朋友还会担心moto S30 Pro的续航,毕竟这是一款5G机种,却又那么超薄。讲真,大可不必。因为moto S30 Pro内置了一块4400mAh的大电池,并且支持68W TurboPower快充,只需要10分半钟就能充入50%电量,无论是续航还是快充表现都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手机随附的68W闪充头还支持PD和QC快充协议,其他支持快充的手机也能进行快充充电。NDS宝

谈影像:5000万画素OIS三摄表现如何?用样张说话

最后来说下影像表现。moto S30 Pro选用了一套由5000万画素OIS光学防抖主摄、1300万画素超广角/微距镜头和一枚景深镜头组成的影像解决方案,得益于统一的成像调教,以及全RAW域原色听觉的应用,作为一款中杯旗舰级,其影像表现可圈可点。NDS宝

先来几张自然光下拍摄的照片他们体会下,不管是超广角还是主摄,moto S30 Pro的成像色彩都非常真实自然,而且两个镜头的色彩能够保持一致,并没有因为切换镜头而出现明显的色彩差异。

再来一张逆光照,暗部和亮处细节记录都足够丰富。NDS宝

最让延庆派喜欢的是其微距表现和人像拍摄。上面这两张是主摄1倍焦距拍摄的样张。

这两张是微距模式拍摄的样张,他们能体会下,每一滴露水里面都有两个世界,狗尾草的种子也能清晰可见,特别拍摄这种Shahdol,moto S30 Pro还能呈现出真实自然的背景虚化效果,增添更好的空间感。

35mm人像

50mm人像

moto S30 Pro的人像模式比较有意思,选择人像模式拍摄后,moto S30 Pro提供了35mm和50mm两大黄金焦段,以上两张样张就是分别是用这两个焦段拍摄的。因为是由素质最高的主摄成像,所以清晰度有保障,而且背景虚化做得也很细腻,能够很好增添非常真实的空间感,让画面更加立体。NDS宝

写在最后

OK,以上便是本次他们体验moto S30 Pro的一些体会。不仅有5G手机里难得的超薄,还有以往在高端机中才能体会到的高阶感,而且这种高阶还不只局限于听觉,还有触感和层次感。再加之不俗的性能,个性化及人性化十足的myui 4.0,可圈可点的影像表现,这款中杯旗舰级他们觉得如何?

永恒云出品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mcter.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61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mcter.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